史家大多认为,曹操在东汉末年的动乱中奠定了中国随后被晋朝统一的基础。其实,更确切地说,是曹操与汉献帝一同奠定了中国再次统一的基础;两人二十多年的共事,形成了一种别样的平衡体制,这段历史的余音未尽。至于曹操与白芍的故事,则是新近发现的一个传说⋯⋯毛泽东读《三国演义》很早,十三岁就对这部“课外书”爱不释手。到逝世前,还热衷于谈论三国人物。三国英雄星罗棋布,最受毛泽东关注的还是曹操。1952年,已是大国领袖的毛泽东视察河南安阳,一点没忘怀自己布衣时代的偶像。参观殷墟时他兴奋地补充导游的讲解:漳河,就是曹操练水兵的地方。曹操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。他在这里进行大规模的扩建,还在这一带实行屯田制,使百姓丰衣足食,积蓄力量,逐渐统一北方,为后来晋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。毛泽东在别的场合也说过:曹操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,抑制豪强,发展生产,实行屯田制,还督促开荒,推行法制,提倡节俭,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、恢复、发展。1957年,毛泽东与《人民日报》负责人谈话时,为曹操辩诬:历史上说曹操是奸雄,不要相信那些演义。其实,曹操不坏。曹操是代表进步一方的,汉是没落的。柯云路最新长篇小说《曹操与献帝》扑朔迷离的惊险故事,前所未有的崭新曹操,出类拔萃的政治智慧,超尘拔俗的爱情绝唱,《新星》是当年的新星,曹操是当下的“新星”!扑朔迷离的惊险故事!前所未有的崭新曹操!出类拔萃的政治智慧!超尘拔俗的爱情绝唱!柯云路酝酿构思十余年,回归文学的长篇小说新作。《曹操与献帝》是柯云路酝酿构思十余年,回归文学的长篇小说新作。写曹操,当然得有政治、有权谋,这当然是柯云路的长项;曹操呢,当然是文武忠奸具备,坏得有理,好得必然,小说家嘛,这都是看家本事。读者心里都有一个曹操,不用谁告诉;所以,要读者认可你写的曹操,并不容易。简单说,小说好不好看,关键在细节;作者的才智、功力,主要体现在细节运用上。细节好,假的也有趣;细节不好,真的也叫人兴味索然。小说是虚构的艺术,说白了就是编故事。柯云路编故事的能力,可谓一流,他生给曹操编出一位红颜知己。乍一听觉得不甚靠谱,可是越看越觉得是那么回事,有意思,好看,干净,大气。这就是细节的力量。又当然,如果柯云路写了一个沉湎于男女之情的曹操,他就不是柯云路了,那曹操也不是曹操了。曹操的舞台天高地阔,“山不厌高,海不厌深,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”。他的雄才大略、奸诈权谋,都是为了“天下”,对女人也是别样的情怀,这才合乎逻辑。曹操爱女人爱到无欲无求,“挟天子”挟得有理有道——连汉献帝本人窝囊之余,也觉得与其被别人挟,还不如被曹操挟——这样的立意对小说家是极大的考验,弄不好就成了夹生饭,强扭的瓜。柯云路写的曹操看着舒服,不矫情,出彩儿,不枉他三十多年练就的看家本领。如果把小说分为“本色派”和“演技派”,《曹操与献帝》似乎属于“演技派”。但细细琢磨,里头也有“本色派”的意思。写过《新星》《夜与昼》等等的柯云路,总要在小说里表达点什么吧。“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”,这个曹操,有点意思。
展开全部标签: 历史